司马懿的"风痹"是怎么回事?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5/30 01:17:25

司马懿见汉朝国运已微,不想在曹操手下,便借口自己有风痹病,身体不能起居。曹操不信,派人夜间去刺探消息,司马懿躺在那里,一动不动,像真染上风痹一般。
曹操也对司马懿有猜忌,不会完全信任他。

司马懿装"风痹
诈病赚曹爽

风痹
又称“行痹”或“周痹”俗称“走注”,痹证类型之一。临床表现肢体酸痛,痛而游走无定处。病因风寒湿三邪中以风邪偏胜,而风邪易于游走所致。故《素问·痹论》说:“其风气胜者,为行痹。”

司马懿躺在那里,一动不动,像真染上风痹一般。

司马懿出身官宦世家,“少有奇节,聪明多大略,博学洽闻,伏膺儒教”从小就表现出非凡的才干。而在小说的前半部分,尤其是曹操当权时期,司马懿出现的次数屈指可数,这是有其内在原因的。

首先,从司马懿最初的性格取向来说,他并不十分赞成曹操那种挟天子而纵横天下的行径,“知汉运方微,不欲屈节曹氏”以至于在曹操慕其名想把他收罗帐下的时候,他假扮患“风痹”之症作为推辞的理由,并且还以“坚卧不动”的高超演技骗过了曹操派去深夜刺探虚实的人。然而同智谋与势力同样显赫的曹操相抗衡毕竟是很困难的----曹操做了丞相之后,再次敦请司马懿出仕,而且还以“若复盘桓,便收之”相威胁,迫使他“惧而就职”。显而易见,在这种完全被动的情况下,司马懿虽已加入到曹操阵营之中,却很难马上就发挥出其过人的抱负与谋略。

其次,曹操既重才又忌才的双重性格指导下的用人思想决定了司马懿的才干不可能在早期淋漓尽致的表现出来。司马懿深知:恃才傲物、功高盖主,在曹操面前抖机灵是不明智的;聪明尽显于外的下场是可悲的----在这方面,弥衡、杨修就是前车之鉴。因此,在曹操当权时期,司马懿选择了蓄华敛芳的策略,在明哲全身的基础上进一步历练自己、完善自己,同时等侯时机,蓄势待发。